1942年的时候,中国远征军接了个特别重要的任务,得把滇缅公路守住,还得去帮着盟军一起打仗。这任务可不轻啊,但咱远征军二话不说,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奔缅甸战场去了。
可谁能想到呢,碰上了英国部队这么个“猪队友”。打起仗来,英国部队一点儿都不积极,磨磨蹭蹭的,根本就没好好配合咱远征军。这么一来,远征军在缅甸打仗可就吃了大亏,最后没打赢,作战失利了。
在远征军和英国部队相继无奈撤退之后,日军如恶狼般乘胜追击。1942年5月1日,日军突破了我国的国门畹町,那是一道曾经守护着国土安宁的屏障,却在日军的铁蹄下被轻易践踏。紧接着,5月3日,日军抵达会通桥,也就是怒江之上那座至关重要的桥梁。怒江,奔腾不息,本应是守护国土的天然屏障,可此时却面临着被日军跨越的危险。
展开剩余78%幸好,守桥部队早有防备,果断炸毁了会通桥。随着一声巨响,桥梁崩塌,江水汹涌,日军向东挺进的计划受阻,暂时被挡在了怒江以西。这一炸,不仅炸毁了日军的进攻之路,更炸出了中国军民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。
时光流转,两年之后的1944年6月4日,中国组建了第二支远征军。这支远征军肩负着收复失地、驱逐日寇的神圣使命,踏上了滇西反攻的征程。在松山,他们展开了激烈的反攻作战。松山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日军在此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,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。
中国远征军将士们毫不畏惧,他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,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。经过了三个月零四天的艰苦作战,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,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。终于,远征军全歼了日军1000多人的守军,成功收复了松山。
松山,这座曾经被日军占据的山峰,成为了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被日军占领国土的地方。它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,标志着滇西反攻作战这场伟大战役的开始。随着松山战役的胜利,龙陵战役、腾冲战役也相继展开,中国远征军将士们一路披荆斩棘,势如破竹。最终,他们将日军驱逐于国门之外,赶到了缅甸境内。
然而,战争并未就此结束。中国远征军并未停下脚步,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在缅甸境内展开作战。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,咱们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,接着跟日本鬼子拼命打。一场仗接着一场仗,不知道打了多少回,每一次战斗都特别激烈,双方都拼了命。战士们不怕牺牲,勇往直前,就这么一直坚持着打。最后,终于把日本鬼子从缅甸赶了出去。这一胜利可太重要啦,给盟军在东南亚战场上打赢仗铺好了路、打下了好底子。
如今,我站在松山战场上,眼前是中国远征军雕塑群。这组雕塑群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,共有12个方阵。它们有步兵方阵,战士们身姿挺拔,手持钢枪,眼神坚定地凝视着前方,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;有骑兵方阵,骏马昂首嘶鸣,骑士们身姿矫健,尽显英勇无畏之气;有炮兵方阵,大炮威风凛凛,炮手们神情专注,仿佛在等待战斗的号角吹响……这12个雕塑群,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中国远征军主要的12个兵种,或者是12支分类的部队,让人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
在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里,最受关注的当属娃娃兵的方阵。各位看看,娃娃兵方阵前摆放着这么多的零食,这些零食代表着前来瞻仰的游客们对娃娃兵的偏爱。人们用这种方式,表达着对那些在战争中历经苦难孩子们的怜惜与敬意。
但是,我今天要在这里辟谣。很多人都说娃娃兵有7000多人,牺牲了数千人。实际上,这种说法是网络小说言传过来的,并非事实。真正的娃娃兵,他们主要是由远征军的子女、遗孤,还有那些流浪的儿童被收留后组成的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,这些孩子失去了家庭的庇护,流离失所。中国远征军出于人道主义关怀,收留了他们,让他们有了一个安身之所。
这些娃娃兵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后勤工作,比如搬运物资、照顾伤员等。他们并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冲在第一线参与战斗。因此,网络上说的什么7000多的娃娃兵上战场牺牲了,这都是以讹传讹的不实说法。
实际上,我们只要仔细看看雕塑也就知道了。这些娃娃兵的身上,都是背着背包等物品,他们并没有带着枪。这意思实际上也很清楚,他们主要是从事勤务兵和后勤兵的工作,并没有参与一线的作战。
想一想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,在那个年代里,生活条件艰苦,营养不良,他们的个子连枪高都不如。这么弱小的身躯,怎么可能会冲在一线打仗,怎么可能会有作战牺牲在一线的娃娃兵呢?这里面实际上还有一些自媒体,为了吸引眼球,获取流量,用娃娃兵来作为博眼球的素材,恶意地进行炒作。他们渲染了7000多娃娃兵牺牲在一线战场的虚假故事,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,更是对那些在战争中真正牺牲的英雄们的不尊重。
历史可不是能随便瞎改的,真实的情况也不能被藏起来不让人知道。咱得实实在在地尊重过去发生的事儿,把那些给中国远征军出过力、流过汗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里。不管是冲在最前面跟敌人拼命的战士,还是默默奉献的娃娃兵,他们都是英雄,都值得咱们一直怀念、一直打心底里敬重。
发布于:江西省股票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